中国风水术起源甚早,历经朝代更迭而广为发展和流传,至今已形成派别林立的理论体系。纵观历史,风水学的形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夏商周是风水学说的萌芽期,先秦是风水学说的孕育期,唐宋是盛行期,明清是泛滥期。
风水学的发展历史
在原始社会,人们迫于恶劣的自然环境选择适宜栖息繁衍的“近水向阳”之地,就是风水学最开始是实际应用。文字出现以后,风水学也随之见诸记载。商朝的甲骨文中就有许多关于卜宅的记录。《逸周书》中也记载“土宜天时,百物行治”,附天观地成为后世风水术的依据。
战国先秦时期,随着《周易》和阴阳五行学说的发展盛行,开始建立以“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为主导的学术思想。这时出现了相宅活动:《尚书》记载“成王在丰,欲宅邑,使召公先相宅”,这时相阳宅。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承袭了以往的“土宜”观念,同时开始有了“气”的概念。汉代出现了《宫宅地形》、《移徒法》、《图宅术》等风水著作,标志着风水学在理论上有了初步的归纳和总结。魏晋时期,郭璞在《葬书》中,将风水术从传统的相地术中抽出,对风水下了定义,并全面构建起风水理论,因此被称为风水学鼻祖。
风水大师郭璞
郭璞在历史上第一个给风水下了定义。他在《葬书》中云:“葬者,乘生气也,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后人因此视郭璞为风水史上的鼻祖。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鼎盛时期,各种学术刺激风水学理论体系日渐完善。江西派风水师在民间实践风水勘察和授徒,起到了全面推广的作用。到了宋代,邵康节、朱熹和蔡元定等著名易学家对风水学进行了阐述和认定。一些风水著作相继出版。从而出现了以江西形法派和福建理法派为主要体系的风水学理论体系。
明清两代,通过对各类风水学书籍的收集整理,以及学者们的不断探研,风水理论已经相当完备。风水师的勘察活动已从帝王宫殿走到城乡民宅等各种场所。从民国到现在,学者们主要是对中国传统风水文化进行重新评估和研究。
风水是中国人追求生存、利用环境的记录。风水学的发展历史就是中国人从应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到期盼达成人生八大欲求的生存发展的历史。1979年,英国化学家哈密尔顿发现,人体血液中各种元素的含量和地球土壤的成分含量具有惊人的一致性。“地灵人杰”是对“风水是一门生存科学”的最佳诠释。
|